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主流媒体如何看待亲密育儿?

莫愁 小土大橙子 2022-03-28

多年老号,专注母婴,欢迎关注🔼



小土叨叨:昨天的催眠曲居然收到8百条评论,宝宝们的喜好真是千奇百怪,还有喜欢听欢乐斗地主的......回头把不能上墙的评论在整理一下,可以出个冷门哄睡曲目合集了。


今天的这篇作者是莫愁,她是前媒体记者。


我家老大刚出生那几年,亲密育儿特别的火,既让很多人觉得受益也让不少人走了弯路,这几年逐渐出现一些反思,这篇说说美国本土是怎么看待亲密育儿的?




美国主流媒体如何看待亲密育儿?

by 莫愁



早在2012年5月,母亲节的那一周,美国的《时代周刊》发表了封面文章,就亲密育儿法的支持和争议进行了一组专题报道。



时间虽然有点久了,但其中提到的很多信息,国内报导得不算太多。


我曾经与作者Kate Pickert联系,希望全文授权翻译,但是她说因为是职务作品,版权也不在她本人这里,所以我转述其中一些片段,以供大家了解。



01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



西尔斯的亲密育儿法,可能很多人已经比较熟悉了。


它是医学博士威廉·西尔斯根据儿科临床实践,以及与妻子玛莎共同养育8个子女的经验,结合发展心理学的“亲密理论”,提出的一套育儿方法。


(西尔斯夫妇在他们加州的无敌海景别墅里

摄影者:Peter Bohler for TIME)


主要主张可以概括为7B:


  • Birth bonding  让分娩成为情感纽带

  • Breastfeeding 母乳喂养

  • Baby wearing  把宝宝“贴”在身上

  • Bedding close to baby 与宝宝同眠

  • Belief in the language value of your baby’s cry  判断并及时回应宝宝的哭声

  • Beware of baby trainers  规避训练宝宝的建议

  • Balance  把握平衡与界限


《时代周刊》认为,亲密育儿法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实践中却需要母亲投入巨大的精力。这种育儿法的出现让美国主流的教育方式从培养自立的孩子转变为让父母做出更多奉献牺牲。


 

02 亲密育儿理论的来源



西尔斯夫妇的童年经历都比较悲惨,对他们育儿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


西尔斯的父亲在他一个月大时就离开了他们母子,他的母亲带着他和外祖父母住在一起。玛莎的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父亲在她四岁时死于意外溺水。玛莎说:“我的家里总是充满着愤怒、殴打、体罚。”


西尔斯虽然是医学博士,但是他的亲密育儿理念更多地是在读到一本书—《连续性概念》( The Continuum Concept ) 后得到的启发。



这本书出版于1975年,作者是康奈尔大学肄业的模特Jean Liedloff。她在委内瑞拉的丛林中,发现土著居民照顾婴儿时,婴儿一直被大人携带在身上,似乎比美国的婴儿哭得更少。


她回到纽约,把这些观察写成了书。她认为这些丛林儿童从不打架,从不受惩罚,总是高高兴兴地服从。相反,西方的父母会让孩子哭,直到心碎了、放弃了,变得麻木,变成了一个所谓的好孩子。Jean认为美国父母已经脱离了他们的本能,对他们的孩子造成了伤害。


Jean自己一生没有养育过孩子。


西尔斯读到了这本书,认为这本书的观念很好,在这个基础上,于1982年出版了一本畅销育儿书《创意育儿:如何用连续性概念将孩子从出生抚养到青春期》,初步形成了他亲密育儿的理念,之后陆续进行了完善和修正。

 

 

03  科学上的争议


亲密育儿建议,宝宝一哭,就要把他抱起来。如果婴儿的父母没有第一时间回应婴儿的哭声,可能会让孩子成年后出现反社会行为、学习成绩不良等情况,多动症的风险也增加了10倍。


而《时代周刊》采访的学者认为,西尔斯把那些被严重虐待或忽视的婴儿跟那些父母只是偶尔让他们哭一下的婴儿混为一谈。


西尔斯引用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心理学者艾丽西娅·利伯曼1995年的一项研究支持他的观点。


但艾丽西娅·利伯曼说:“西尔斯的论点跟我的论文无关。因为我的研究对象是那些被父母严重忽视和虐待的孩子,而不是那些有规范的、有教养的家庭的孩子。”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琼·考夫曼也说:“我们的论文并不是指孩子日常的、短暂的压力,而是虐待和忽视。这是对我们研究的错误引用,是为了支持一个非科学的观点。”


《时代周刊》认为,西尔斯也误解和误用了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是John Bowlby,一位英国精神分析学家,他在20世纪中期研究了孤儿和被母亲遗弃的孩子。这种与父母缺乏稳定关系的孩子,和那些得到悉心照料的喂配方奶、放在弹跳椅上长大的孩子相比差距巨大。


研究认为,那些被抛弃的孩子接下来会遭遇发育和情感障碍。但并没有科学研究证明,用西尔斯的育儿法抚养长大的孩子跟其他理念养育的孩子会有所不同。



04 西尔斯自己的实践

 


《时代周刊》认为,亲密育儿法提倡婴儿在母亲的怀抱中的时间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成为有教养的孩子。任何时候离开孩子都会带来终生的负面影响。这很容易让焦虑的妈妈们陷入内疚的恐慌中。


很多妈妈经常误以为她如果不一直抱着孩子,不第一时间安抚孩子的哭泣,就会对孩子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但其实西尔斯本人的观点和做法,并不像他的批评者(甚至许多他的追随者)那么极端。

 

西尔斯的长子詹姆斯·西尔斯说:


“当有人说亲密育儿法的时候,我脑海里出现的是一个母亲,一个新出生的孩子在她一条腿上,另一个2岁的孩子坐在另一条腿上,她背上还背着一个3岁的孩子,她已经一周半没有时间洗澡了。

我的父母并没有这么做,然而他们的很多读者最终都这么做了


西尔斯一家建立了庞大商业帝国,包括书、代言、盈利网站和其他许多与婴儿有关的企业。玛莎为儿媳妇们提供补贴,这样她们就可以当全职妈妈了。


西尔斯早期的文章并不主张妈妈们回到职场工作,希望妈妈尽自己所能照顾好宝宝,后来每天诊所涌进大量蓬头垢面、严重缺乏睡眠的妈妈,并且接到了很多抗议电话。


所以,西尔斯后来在前期亲密育儿6大建议基础上加了一条:


Balance, 即要找到平衡和界限,做一个快乐的、懂得劳逸结合的妈妈。


(西尔斯夫妇跟儿女和孙辈们在一起

摄影者:Peter Bohler for TIME)


《时代周刊》认为,西尔斯的主要原则是好的:被拥抱的婴儿会感到安全,母乳喂养对孩子有益,母婴的亲密关系至关重要。然而,与此同时,他通俗的语言,有时含糊不清或相互矛盾的陈述,会让母亲们忽略细微差别,采取一种非黑即白的方法。


05 西尔斯的回应



这一组报道发出来后,引发了很大的轰动,号称掀起了一场“一群妈妈对另一群妈妈的战争“。不只是报道本身,而且因为当期用了一个有争议的封面。



为此,西尔斯进行了回应,这篇回应的中文版之前国内的媒体已经翻译并报道过,大家有兴趣可以搜,西尔斯医生回应《时代周刊》,这里截取一小段


来源:http://baobao.sohu.com/20120516/n343320656.shtml



06  一点感想


 

美国此前的育儿方式更强调孩子分房睡,培养孩子独立,所以亲密育儿法在当时的美国是一个革命性的新理念


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本身母婴同床、把宝宝背在身上比较常见,还有“皇帝吃奶到六岁”的说法。西尔斯自己也提到,亲密育儿理念的萌生是受到别的国家文化的影响来反思美国的现代育儿方式。

 

亲密育儿理念,对中国来说,等于是出口转内销。


加上计划生育政策,孩子少,几代人围着一两个孩子转,这种状况之下,亲密育儿反而比美国本土更有生长土壤。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如果抛开环境和时代背景来看理念,很容易刻舟求剑。


我自己对亲密育儿的理念,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的变化:


我怀孕后,接触的第一本育儿书就是《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最开始,我是亲密育儿的坚定执行者;


后来,宝宝频繁夜醒累到晕倒后,接触了更多的育儿理念,孩子哭了之后会先观察再反应,出门就坐推车,按时喂养,让宝宝睡自己的小床,规律睡眠。并且认为,这届中国宝宝根本就不适合亲密育儿;


再后来,等孩子更大了,再次翻看《亲密育儿百科》,我依然能感觉到西尔斯的医者仁心和对孩子的爱。即使我不再完全赞同他的理念,但我仍然尊重他的观念,并且认为,他可能会帮到很多妈妈和孩子。




(西尔斯和小病人在一起,一个很慈爱的老爷爷。

摄影者:Peter Bohler for TIME)


当代妈妈都讲究科学育儿,但育儿从来不单是个科学问题,而是公共政策、社会环境、家庭条件、文化差异、个人经历、理念乃至是信仰等等的集合。


育儿理念从来就是百花齐放,各执一词甚至截然相反的情况经常存在。


一个健康的社会本来也不是众口一词、标准答案、非此不可,而是互相尊重。


不管是程序育儿的E.A.S.Y,还是亲密育儿的7B,还是其他种种育儿理念,都不是教条。


育儿本是灵活的,为了更好传播的需要,有时候会把这些灵活的概念简化为条条框框,但是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心里要有觉察,知道知道这样的条条框框不是绝对的。放下执念,才能更接近生活的真相。



07 尾声


 

《时代周刊》报导中还有一系列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分析得比较充分。大家有兴趣可以搜来看一下。


不管怎么样,育儿从来都是一个甜蜜和辛苦交织的工作。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择让你和孩子感到舒适的方式,并对别人的方式保持尊重。

 

最后,送《时代周刊》里的一段话给大家。大家感受一下“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当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时,你无法分辨哪些是亲密育儿长大的孩子,哪些是放在日托所长大的婴儿,反正他们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你逼疯。


他们的失败和成功是他们自己的,而不是你的。


不可避免的是,当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各个育儿阵营之间的界限开始淡化。


因为当我们看到孩子渐行渐远,飞奔向成人世界时,我们都会有同样的担忧。


不管你是不是亲密育儿,你都永远牵挂着他们。


信息来源:


http://healthland.time.com/2012/05/10/has-motherhood-gone-to-extremes/

http://time.com/606/the-man-who-remade-motherhood/

http://baobao.sohu.com/20120516/n343320656.shtml


全文完,这篇的作者是前媒体记者莫愁。



关于这个号


谢谢关注,我是《婴幼儿睡眠全书》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本硕,新浪微博 @小土大橙子 

大宝蛋蛋5岁多,二宝定定1岁多。 

这里是多年的老号,专注于母婴话题和父母成长。

我的号和睡眠课帮助很多家长改善了睡眠状况,

也期望对你有所启发。

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一起成长的过程,

这里有点简陋但是是有温度和态度的,

让我们一起加油!

如需投稿请发邮件 xiaotudachengzi@qq.com  

添加微信xiaotudachengzi4,一起育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